小学高年段(高小阶段4~6年级)学习难度概览
功课变难了
从四年级开始,功课似乎一下子开始变难了。这一点位教育专家说得很透彻:
在家庭中.从一年级开始一直看着孩子学习的母亲.当孩子从三年级升到四年级时,母亲一直采用的教孩子的办法。会突然让母亲感到园学习内客有些变化而不再适用了。孩子也有同样感觉。这是从四年级开始学习内客难度加深的缘故。
三年级以前孩子即便不怎么努力地学习,基本也能跟得上.但从四年级开始,如果不用心听老师讲课,课前课后不预习和复习,即使智商再高的孩子,逐渐地也就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了,会逐步落后,难以取得好成绩。
那么.下面我们就分科具体说说,四年级以后功课怎么个难法:
语文
按照国家“新课标”的要求,在识字、写字方面.到小学毕业时,要累计认识常用字3000个左右,要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楷书。
在阅读方面,要能用普通话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.要背诵几十篇(段)优秀课文,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,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20万字。
在作文方面,要会写记宴作文、想像作文、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。在口语表达方面,也有相应的要求.
“新课标”还提出要有利书馆、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信息、运用资料的能力,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、专题讨论的活动能力等。
数学
在小学4~6年级,要认识(会读会写)亿以内的大数.并进一步学习整数、分数、小数和百分数,还要开始学习负数、比例和方程,而这在若干年以前还是初中的内容.还要学习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
题。还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和几何知识,而这在以前也是放在初中才讲的。出于联系实际的考虑,还要学会“收集、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”,而“数据分析’’作为一门数学系的专业课,一般是在大学才开讲的.
到了这一阶段,除了自身是学理工的家长,大部分家长拿着孩子的数学课本,已是如读天书。
英语
在小学4~6年级.依照国家有关规定.英语水平应达到‘新课标”所描述的二级水平。 听的方面,已要求能听懂简单话语或录音材料.这个‘录音材料”伸缩性就很大了。有的小学会用《新概念》第二册来考孩子.那已是相当难了。
说的方面,能就个人和家庭进行对话,能运用一些最常号的日常套语如问候、告别、致谢、致歉等,而这,今日的许多大学生也未必能做好。
读的方面,强调发音准确,并“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。换句话说,就是“略读”,眼睛一扫一行、半页,这对—十小学生而言,实在不易。
写的方面,要能模仿范例写句子,能看图、看物写话写段。
视听方面,在一级标准的基础上翻一番,学会歌谣或诗歌30~40首,英文歌曲30~40首,视昕时间仍为每周不少于20~25分钟。(本文出自http://www.big001.com)
其他
4~6年级,各门副科的难度也加大了,这里不去详述。
这里要说上一说的,是孩子在4~6年级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骤然加大。
小学升初中,名义上不允许举行如中考、高考那样的“小升初”考试,实行所谓“就近人学”、“电子派位”.实际上近.噩年各地中学均以招收所谓。实验班”为名,实行变相的“小升初”考试,而且因为这种考试是各校分开考的,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奔波,苦不堪言。孩子和家长的压力一下子都加大了.
不少地方规定.连续三年三好生.可在升初中时享受择校、加分等待遇。而“连续三年”这三年.不正是4~6年级这三年吗?为了评上三好生.孩子们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精力。
不少地方规定,文体特长生可加分。于是,在1~3年级还勉强可算是素质教育的爱好.如今摇身一变.都奔着考级、证书去了.叉变成了应试教育的组成部分.
不少地方规定,“小升初”时.竞赛得奖证明是可作学校录取时的参考的。知道内情的人都知道.中学尤其重视数学竞赛。语文作文得个奖.英语过个剑桥英语二级.这都算不上什么。而如果数学奥赛得过奖.学校肯定是刮目相看。
于是,家长们又忙不迭地为孩子报奥数的班。以至于不少院士、教授都出来呼吁:不要让奥赛低龄化。
中国的学生,至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.已是感到累了。